看板 Biote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家好,這是我在這個版的首PO,我是台大分子與細胞所的研究生。 今天從同學這裡聽到這個消息,也將照片拿來仔細的分析過, 我們也都發現一些需要作者出面說明的疑點。 和幾位同學討論過後,決定要將我們的分析方法和結果分享給大家參考。 同時我們也用較貴論壇網上證據圖片為精細的方式,將希望結果呈現呈現清楚, 並讓大多數人看懂利用photoshop進行分析比較的方法。 首先我也是希望,就此打住,我們靜待Cell的官方說明就好了。 畢竟一篇paper能通過Cell的審核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既然已經通過審核,我想我們應該多少尊重Cell編審團隊的專業能力。 誠如上述幾位板友所說,科學的爭論就讓科學來解決, 我們也希望靜待別的實驗團隊來repeat這項研究成果。 回想這篇paper被accept的時候,我們那時打從心底佩服雀躍與有榮焉的心情, 尤其是由中興大學所獨立完成發表,更顯不易, 現在這篇paper的data被疑有造假的可能,自是有意親自查證,誠心希望流言是假的。 然而很遺憾,有一些數位修圖的痕跡經過強化表現之後十分明顯, 就事論事而言,應當要讓大家知道我們看到的東西是什麼,並且一起來評估它的真偽。 空口說圖有問題,當然要拿出清楚的證據; 要證明圖沒問題,自然要對他進行嚴格的考驗。 以下就是我們所呈現的: http://homepage.ntu.edu.tw/~d95b43002/fig1b-01.jpg
照片是否經過拼湊剪貼,只要使用對比調整,或是photoshop的色階調整, 就能清楚呈現。 因為被數位修除的像素點,會呈現255,255,255的完美白色,不含任何帶灰階度的雜點 因此經過色階調整之後,將原本的白底置換為灰底, 被切割的邊緣就會銳利的呈現出來。 上半圖是一張我隨便下載的膠圖,經過同樣的色階調整處理並局部放大 和這篇paper的Fig. 1B做比較 可以發現Fig. 1B的確有剪貼的痕跡。 而且剪貼的區域不止lane與lane之間,也包括lane的內部。 而被修過內部的那兩lane,剩餘部份的區域之"pixel pattern"和左兩lane極為類似 並不似自然跑膠時所會呈現的狀況。 至於大家爭議最大的Fig. 2C http://homepage.ntu.edu.tw/~d95b43002/fig2c-01.jpg
我們取中間六lane的局部放大圖來看, 發現"pixel pattern"是極為類似的。 對岸的論壇網站上有網友將lane割圖下來調成半透明來做疊合,發現是吻合的, 和我們的局部觀察結果一致。 而利用色階調整,我們進一步發現lane的下半部和上半部中間出現橫截線 (紅色線段標示處), 承上述,這樣的橫截線並不似自然產生的。 關於所謂"pixel pattern 一致,故為複製貼上" 這樣的觀察結論, 我們對自己提出反駁: "雖然大部份一樣,但最細部的像素點分布是不同的" 的確,但之後我們模擬了數位製圖程序,發現這樣的差異可以在之後的過程中產生。 因為在圖形轉檔成GIF的過程中,會有失真的現象,造成細部的隨機差異。 http://homepage.ntu.edu.tw/~d95b43002/vert2gif.jpg
此為小弟自己跑的一條lane,經過複製後的結果 轉成灰階GIF存檔後再度開啟,放大至500%細看, 的確細部的像素分布情形發生隨機變化。 很遺憾,我們仍無法為這篇paper辯解。 最後,Fig. 2C中間六個lane出現有明顯的橫截線(紅色標記) http://homepage.ntu.edu.tw/~d95b43002/fig2c-02.jpg
這次的橫截線是灰-灰相接的,因此無法用色階調整的方式凸顯 但不需要特別調整色階,原始圖中一條完美水平的截面逕自呈現出來。 同樣不似自然發生的。 比較這幾個lane的pattern,我們suggest最右方是原始的複製對象, 因為左方數lane都含有橫截線,而且橫截線以上的部分都和最右lane有相同pattern (唯右二那條lane的橫截線並不明顯,我不敢明確斷言右二亦是修圖結果。) 類似的疑似人為修圖痕跡還有在Figure 2B和Figure 4B中發現 再此恕無時間一一詳細呈現。 很遺憾 目前這些觀察都對原作者不利。 在沒有翻案性的其他證據下,我們必須結論,這篇paper的圖確實經過人為拼湊修改。 而目前為止,我們也只能下這樣的結論, 至於是學術騙局,或是對岸同胞指教的那些指稱, 目前都是過度詮釋證據了。 靜待Cell的官方說明,以及中興方面的說明吧。 我們不應該也沒有權利說多於數據所說的話,其餘部分, 大家拿出科學人的素養,對數據沒說的部份,保持沉默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9.193
microball:推薦這篇文章。一切按照客觀data分析詮釋才是科學 11/21 00:50
※ 編輯: guyspy 來自: 140.112.59.193 (11/21 01:03)
midmoom:如果原始數據證明沒錯,你們會道歉嗎? 11/21 01:31
blence:[數位修除的像素點,會呈現完美白色],來說明可能無法信服 11/21 01:33
blence:因為這個group是用fuji BAS5000,而不是一般的X-film再掃瞄 11/21 01:35
blence:說不定友善的操作模式透過threshold將背景歸零,算合理嗎? 11/21 01:36
blence:至於fig2c的確很像,很多人都質疑,不過你怎麼會用gif來看, 11/21 01:39
blence:如果用c/p的,用.tiff來測試應該比較適當吧? 11/21 01:41
nightcatman:推這篇,二樓的不要用政客的口氣講話,一切回歸data好嗎 11/21 21:27
nightcatman:g兄用他可以拿到的data做分析之後得到結論和合理質疑, 11/21 21:31
nightcatman:不管他的質疑最後是對或是錯,他都不需要為此道歉,因為 11/21 21:31
nightcatman:他的質疑並不是來自於立場,而是來自於他對data的分析 11/21 21:33
nightcatman:反而像二樓這種動不動叫人道歉的思考模式,我無法茍同 11/21 21:33
lzm910:很好笑!分析Data是指分析這些不知道轉過多少次的影像檔嗎? 11/21 21:55
lzm910:你有看過原始DATA嗎?想分析數據真假,請重複實驗,打什麼嘴砲 11/21 21:56
nightcatman:別人看到的"事實"就只有轉過的影像檔,所以當他用這些 11/21 22:01
nightcatman:轉過的影像檔做出東西並提出質疑的時候,是完全合理的 11/21 22:02
nightcatman:而提供原始的data以排除這些質疑應該是原發表者的責任 11/21 22:04
nightcatman:我覺得你的反應太過激動了一點 11/21 22:05
lzm910:要講責任,我就跟你講責任,期刊已經接受,請你向期刊提出質疑 11/21 22:18
lzm910:張老師沒必要向你說明,還有,向老師問問題請報上你的大名 11/21 22:19
lzm910:這是基本的禮貌 11/21 22:20
nightcatman:你現在在玩訴諸權威的遊戲? 11/21 22:23
lzm910:是你在玩遊戲,不是我!還有~基本的禮貌本來就該有 11/21 22:32
nightcatman:我沒有在玩,我說的是面對質疑時的應該拿出來的回應 11/21 22:53
Bedouin:推薦這篇文章~ 11/22 01:05
polymerase:推本PO,護航的人.....唉 11/22 01:05
polymerase:lane的pattern是獨一無二的,每個lane都不可能一樣 11/22 01:06
polymerase:大家就慢慢等CELL查好了 11/22 01:06
polymerase:最好是張老師沒有必要向大家說明啦!lzm910很屌嘛! 11/22 11:02
lzm910:挖塞!沒想到你看到我的屌了!真不知該喜還是該憂呢?^^ 11/22 11:54
lzm910:謝謝你的稱讚嚕^^ 11/22 11:55
lzm910:還有!張老師要說明也不是對你說明,請注意你的禮貌,謝謝! 11/22 11:55
lzm910:都已經跟你說老師已經將你們的問題主動向cell回應了,不知道 11/22 11:59
lzm910:這樣算不算說明呢?還是要老師來上ptt? 11/22 12:00
lnalna:妳的是原始檔 我們的不是 立足點好像不一樣 11/22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