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Dalawas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灣後殖民論綱 -- A Partisan View 吳叡人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e-mail: [email protected] [初稿,請勿引用] 「期待實現台灣人全體的政治、經濟、社會解放。」 ─解放協會綱領(1927) "No, we do not want to catch up with anyone. What we want to do is to go forward all the time, night and day, in the company of Man, in the company of all men." ─Frantz Fanon I. 解放的歷史政治學 1. 後殖民主義源於反殖民主義;它是反殖民主義的延伸,也是對反殖民主義實踐經驗的批判 反省 。後殖民主義與反殖民主義之有機關聯意味著:有效的後殖民批判必然植基於特定 的殖民/反殖民經驗分析之中。它也意味著:就任一特定社會而言,「後殖民」的意義繫 於該社會之「(被)殖民」與「反殖民」經驗。 2. 一個有效的台灣後殖民論述必須植基於台灣本土之(被)殖民/反殖民歷史的經驗分析之中 。後殖民台灣的意義取決於殖民(地)台灣與反殖民台灣的意義。 3. 後殖民主義與本土歷史的關聯不僅是經驗的,也是政治的。首先,後殖民主義試圖完成反 殖民民族解放鬥爭之志業,即達成政治獨立之後的社會解放與文化批判 。其次,為達成 此一目標,後殖民主義選擇「歷史詮釋」作為主要的介入場域。所謂後殖民批判,乃是從 當代政治的觀點對本土殖民/反殖民經驗所進行的歷史再詮釋─在某個意義上,它是一種 借古諷今的「記憶的政治」(politics of memory) 或「文化的政治」(politics of culture)之激進書寫型式。 4. 一個立於台灣主體立場的後殖民論述 ,一方面必然繼承台灣反殖民民族主義追求民族獨 立的志業,另一方面也試圖批判,批判的繼承,再詮釋,乃至超越台灣反殖民民族主義的 傳統視野,立基於公平、正義、多元、普遍主義之立場,追求台灣人全體與一切弱小者真 正、徹底的解放。 II. 重層的殖民歷史結構 5. 台灣殖民經驗的特徵之一在於:歷時的「連續殖民」經驗─清帝國、日本、國民黨,以及 並時支配結構上的「多重殖民」─殖民母國(外來政權)/漢族移民/原住民。 6. 「連續殖民」是台灣在地緣政治上做為「多中心之共同邊陲」(interface)的結果。比喻 而言,台灣是「帝國夾縫中之碎片」(fragment of/f empires):歷史上,三個帝國或次 帝國核心─清帝國、日本、中華民國─先後將台灣吸收為帝國之一部,而冷戰則將台灣置 於美國保護下自中國本土流亡來台之國民黨政權的少數統治之下 。 7. 「多重殖民」主要反映台灣作為多族群移民社會之性格。歷史上,台灣經常是母國同時進 行「剝削」與「移民」的對象。作為殖民地,它兼具「移民殖民地」(settlement colony)、「剝削殖民地」(exploitation colony)與「混合型殖民地」(mixed colony)之 特性 ,因此形成殖民母國(外來政權)(metropole)、不同群體之(漢人、日本人)移民 (settlers)與原住民(aborigines)並存之層級式支配結構 (hierarchy of domination)。 8. 「連續殖民」與「多重殖民」先後創造了兩群土著化了(indigenized)或正在土著化中的 漢人移民:一九四五年以前遷台的「本省人」和一九四九年以後來台的「外省人」或「大 陸人」。前者是典型的indigenized settler,同時經驗殖民(對原住民)與被殖民(清、日 本、國民黨)關係 。如同南、北美和澳洲的歐洲裔移民(creole)一般,他們在定住台灣的 過程,發展出台灣人認同(1860年代)與台灣民族主義(1920年代) 。後者為非志願性移民 或政治難民(political refugees),與中國國民黨移入國家(settler state)處於結構性 共生關係,許多成員對中國母國仍保有認同。 III. 差異的後殖民觀點 9. 台灣歷史之「連續殖民」與「多重殖民」特徵意味著吾人難以使用單一觀點來界定台灣之 「後殖民」:不同族群在重層殖民歷史結構中的位置深刻影響了該族群對「殖民」、「反 殖民」、「去殖民化」與「後殖民」意義的理解。 10. 從原住民民族解放運動的觀點而言,去殖民化意味著擺脫數百年來在不同移入政權下被持 續剝奪、宰制之底層附庸地位,達成民族自治之目標。政治上,一九九九年各族代表與民 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簽訂「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可謂台灣原住民 族去殖民化之象徵性起點,但爭取民族自治之解放運動仍在進行之中,去殖民仍舊是未完 成的夢想。 11. 從「本省人」─即土著化漢族移民─為主體的台灣民族主義觀點而言,去殖民化意味著擺 脫國民黨外來政權統治,達成「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之民族解放目標。台灣政治的去殖 民化始於一九九零年代李登輝主政下的民主化與政權本土化,完成於二零零零年之政黨輪 替。 12. 從「外省人」或「大陸人」─即尚未完成土著化之漢族移民─為主體之中國民族主義觀點 而言,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國民黨從日本接收台灣之日(「光復節」)即已完成台灣之 政治的去殖民化。 13. "Postcolonial theory involves a political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colonialism, and investigates its contemporary effects in western and tricontinental cultures,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that past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present." (Young 2001, 6) 三種去殖民觀點,反映權力位階當中的三個位置,三種歷史意識,以及三種反殖民經驗, 也決定了三種當代後殖民批判的agenda─或者說,三種當代「文化的政治」的立場。 14. 從原住民民族解放運動的觀點而言,民族解放─也就是反殖民與去殖民─尚未完成。這個 目標是政治的,也是文化的:如Fanon 和Cabral所指出,民族解放鬥爭必然是文化鬥爭 。因此原住民族解放運動,必須同時進行政治與文化的去殖民,同時建構政治與文化的主 體性。如果政治主體性的目標是民族自治(或獨立),則文化主體性的目標是區隔原/漢─ 去漢化,以建立民族文化。 15. 從台灣民族主義的角度而言,雖然政治的去殖民目標已經達成,文化的去殖民卻遲遲尚未 開始,因為殖民者的文化霸權─中國中心主義(Sinocentrism)─尚未被顛覆,「台灣文化 」的優位尚未確立。為今之計,必須開始Ngugi (1981)所說的「心靈的去殖民」 (decolonizing the mind)─去中國化,重建本土語言文化的優勢地位。 16. 從「外省人」/「大陸人」為主體的中國民族主義觀點而言,台灣民族主義之興起反映「 本省人」殘存之日本皇民意識。這意味著儘管經過數十年的中國同化政策,台灣在文化上 的去殖民─去日本化─尚未完成,因此當代後殖民批判應著力於對「本省人」之日本意識 的批判。 IV. 多元的歷史教訓 17. "Postcolonial critique is …a form of activist writing that looks back to the political commitment of the anti-colonial liberation movements and draws its inspiration from them…" (Young Ibid, 10) 三種後殖民agenda,源於三種歷史意識,三種過去或/與當代的反殖民經驗:台灣原住民 民族解放運動,台灣民族主義,以及中國民族主義。台灣後殖民論述的主要課題,不在「 融合」這三種互有矛盾之歷史意識,而是在台灣主體的前提下尋找這三種歷史意識之間論 述結盟(discursive alliance)的可能。換言之,台灣後殖民論述的課題是:經由歷史批 判、詮釋與再詮釋,在這三個反殖民傳統之中搜尋可以相互連結的歷史理解與歷史教訓, 以建構─以及,重構─台灣解放論述。 18. 如果台灣後殖民論述可視為對台灣民族主義之批判性繼承,那麼建構三種歷史意識之論述 結盟則可視為對台灣民族主義之重構:一種激進的重構,因為它試圖經由吸收異質乃至他 者之核心要素以重構傳統。台灣後殖民論述因此也可視為台灣民族主義之激進的自我改造 :借用台灣哲學家洪耀勳(1937)的哲學警語來說,這乃是經由「自他合一」的辯證歷程完 成主體形成之道。 19. 以所謂漢族裔「本省人」為主體的台灣民族主義,源起於一九二零年代抗日民族解放運動 ,二次戰後由反日轉化為反抗國民黨外來政權的民主/民族解放運動。在台灣民族主義之 反殖民傳統中可以歸納出兩個積極的歷史教訓:一、「反殖民的現代性」之主體建構策略 ;二、「台灣人全體的解放」視野的提出。 20. 反殖民的現代性:戰前戰後台灣民族主義一貫的主體建構策略。先後統治台灣的兩個殖民 政權─日本與國民黨─具有類似的折衷主義統治意識形態:二者均試圖調和傳統(本土)與 現代(西方),以建立「民族的現代性」(national modernity),而這正是Partha Chatterjee (1984) 所謂非西方民族主義的典型思想結構。在這種「東方式殖民主義」統 治下,台灣民族主義者從一九二零年代開始即採取與「西方/現代性」進行論述結盟之策 略,對日本殖民統治之封建性進行批判,並建構以追求完整現代性為內容之台灣主體論述 。戰後台灣民族主義繼承並發展此一路線,以日治時期現代化成果為基礎,批判國民黨新 傳統主義,主張台灣本土之現代精神。此種主體建構策略,可稱之為「不完整現代性之批 判」(critique of incomplete modernity) 或「反殖民的現代性」(anti-colonial modernity)。 21. 「反殖民的現代性」與「殖民的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相對,是對「西方/現代 性」概念之裂解:反殖民民族主義者選擇與另類的「西方/現代性」─即「作為解放之現 代性」(modernity as liberation) 結盟,和主流之「西方/現代性」─即「作為規訓之 現代性」(modernity as discipline) ─對抗。 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中,這種與另類「西 方/現代性」之結盟,表現為經由與殖民母國內部的「另類母國」結盟之間接結盟形態: 如戰前台灣民族主義者與日本自由派及左翼知識人(「另類日本」)之結盟,又如戰後台灣 民族主義者與大陸籍自由主義者(「另類國民黨中國」)之結盟。就此而言,「反殖民的現 代性」也是對殖民母國或其文化之裂解或解構。 22. 裂解單一之西方/殖民中心概念,而與另類、進步、非殖民之西方結盟─這是當代後殖民 理論對過去反殖民經驗的一種典型的詮釋策略,如Ashis Nandy(1983)對甘地主義的再詮 釋,以及Robert Young 對「西方內部的反殖民主義」之強調均是。根據此一詮釋:經由 解構「東/西二元對立架構」這個本質主義概念,反抗者乃得以從殖民者意識型態支配中 解放出來,自由地在不分東西本外國之文化傳統中選擇進步元素,以建構一種非本質化之 主體性。Ashis Nandy(Ibid: 48, 75)稱此為對殖民主義之跨文化抵抗(transcultural protest against colonialism)或族群的普遍主義(ethnic universalism)。 Young(2001, 345-349)稱之為之混血(hybrid)之主體建構。根據Nandy,被殖民者經由發 掘被主流殖民意識形態壓抑之「非殖民的西方」,同時也解放了被自身意識形態禁錮之殖 民者 。 23. 台灣民族主義解構殖民中心,與另類「非殖民中心」結盟的「混血」策略,即所謂「反殖 民的現代性」,?台灣後殖民論述試圖連結差異的歷史意識,建構開放、多元、異質的台 灣主體性之計畫,指出了一個源於本土歷史的理論可能性。 24. 台灣人全體的解放:戰前台灣左翼民族運動的思想遺澤。從許乃昌在1923年提出「第四階 級」論,主張台灣民族解放運動應以廣大的農工階級為主體開始,歷經1926-27的中國改 造論爭、文協左右分裂、1927年民眾黨的成立,到1928年台灣共產黨成立為止,台灣民族 主義的「台灣人」概念隨著左翼?「階級民族」(class-nation)觀念步步進逼而持續擴張 。1927-28以後,儘管仍有種種爭議,「台灣人全體的解放」已成為左右派的共同目標: 換言之,兩派均同意台灣民族運動必須達成「獨立」與「(社會)解放」之雙重目標。 25. 當代後殖民主義主張,只有經由社會主義中介之後的民族主義才具有正當性,因為第三世 界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政治獨立不足以達成社會解放 。「台灣人全體的解放」此一本 土左翼傳統視野,從「社會」(階級/分配)而非「國家」的角度,指出一個由下而上連結 不同群體,以建構一個較平等、包容(inclusive)的「台灣人」概念的途徑。 26. 臺灣原住民民族解放運動起源於一九八零年代之台灣民主運動。這個相對晚近之反殖民傳 統最重要的歷史教訓是:論述上確立原住民之「民族」地位(nationhood)。 27. 關於臺灣原住民族民族解放運動對原住民民族地位之確立,鄒族汪明輝在一九九九年起草 之〈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先生建言書〉的第八條,做了簡潔有力的陳述: 「八、確認台灣人為漢民族和原住民族所構成,應全面落實雙民族文化對等政策。」 這個反同化主義的「去漢化」自主宣示,透過要求台灣民族主義者對原住民民 地位承認,從根本顛覆了傳統漢人中心的「台灣人」意義:「台灣人」如今是原、 漢雙民族對等結盟構成之bi-national people 或者civic nation。這個「台灣本位」 之原民族自主宣示,指出了一條以弱勢者之主觀能動性(subaltern agency)建構去 中心化的台灣主體之路。 28. 在台灣之「外省人」中國民族主義主要源於一九三零年代以來中國國民黨的保守右翼中國 民族主義,而抗日戰爭的經驗確立日本為其界定自我認同之主要他者。台灣後殖民論述如 何在這個「非台灣本位的反殖民傳統」之中尋得自我改造的歷史教訓? 答案在於:儘管 經常充滿情緒且失之偏頗,中國民族主義對「去日本化」的執著提醒著今日的台灣主體論 者,戰後的中國殖民主義和戰前的日本殖民主義都是批判檢討的對象;台灣主體性論述必 須同時建立在相對於中國和日本的自主性之上。 29. 連續殖民經驗使戰後台灣民族主義者普遍產生「聯日反中」─即相對肯定前一個殖民者以 批判後一個殖民者─之論述傾向。在日本內部,流亡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則因飽受日本親中 左翼之壓抑而被迫選擇與友好的日本右翼結盟之策略。島內外歷史條件之制約迫使戰後台 灣民族主義重新與「殖民的日本」結盟。這個歷史弔詭的意識形態後果是:戰後台灣民族 主義至今仍無法發展出自主的日本論述。當年王育德悲嘆「不惜與魔鬼握手!」的弱小者 的無奈,而今竟被譏為「台灣/日本連鎖的殖民主義」。 30. 中國民族主義對「去日本化」的情感性執著並不能協助台灣人發展自主的日本論述,然而 「連鎖的殖民主義」的指控提醒台灣主體論者,必須思考與「另一個日本」─主流的,非 殖民的日本─結盟之可能。臺灣人無須?親日感到內疚,但台灣人可以選擇要親近哪一個 日本─殖民的日本,還是反殖民的日本?在這個選擇之中,蘊藏著台灣的自主性。 31. 從台灣主體立場而言,「去日本化」意味著:解構「日本」,建構一個進步的台日同盟─ 或者「台灣/日本連鎖的反殖民主義」。 V. 相互解放之路 32. Ashis Nandy (1983: 73)說:" India is not non-West; India is India." 同理,台灣 不是非中國、非日本,非漢族,或者非西方;台灣就是台灣。我們必須解構多重的殖民中 心與其製造的虛假對立,讓台灣可以同時是(自然的)原住民族、(文明的)中國、(和平的) 日本、(友愛的)漢族,以及(民主自由的)西方─讓台灣可以是這一切普世的進步的人道主 義價值的總和。 33. 經由解構多重的殖民中心,我們同時將台灣原住民解放運動、台灣民族主義、中國民族主 義從交錯糾葛的歷史對立之中解放出來。如此我們才能克服從連續殖民與多重殖民之歷史 鬼魅中孕生的矛盾意識,重建非本質的,開放的台灣主體。 34. 解構多重殖民中心,相互解除殖民,對等結盟,共同建構開放主體─「期待台灣人全體的 相互解放」:這就是台灣後殖民論述的相互解放論。 參考書目 (部分) Cabral, Amilcar 1969 Revolution in Guinea: An African People's Struggle. London: Stage 1. Chatterjee, Partha 1986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heah, Pheng 2003 Spectral Nationality: Passages of Freedom from Kant to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of Liber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Fanon, Frantz 1967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ranslated by Constance Farrington.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Books. Johnston, A. and Lawson, A. 2000 "Settler Colonies," in H. Schwarz and S. Ray ed.,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360-376. Nandy, Ashis 1983 The Intimate Enemy: Loss 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sterhammel, Jurgen. 1997 Colonialism: A Theoretical Overview. Translated by S.L. Frisch. Princeton: Markus Wiener Publishers. Robbins, Bruce 2000 "Race, Gender, Class, Postcolonialism: Toward a New Humanistic Paradigm?" in H. Schwarz and S. Ray ed., A Compan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556-573. Weitzer, Ronald 1990 Transforming Settler States: Communal Conflict and Internal Security in Northern Ireland and Zimbabw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u, Rwei-Ren 2002 "Toward a Pragmatic Nationalism: Democratization and Taiwan's Passive Revolution," in Stephane Corcuff ed. 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Armonk, New York, London, England: M.E. Sharpe, 196-218. Wu, Rwei-Ren 2003 "The Formosan Ideology: Oreintal Colonialism and the Rise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1895-1945," Ph.D.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u, Rwei-Ren. 2004 "Fragment of/f Empires: The Peripheral Formation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in Social Science Japan, 30 (December 2004), 16-18. Young, Robert J.C. 2001 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川路祥代 「台灣原住民族『知識分子』汪明輝的思想研究」 森 宣雄 2001 台?/日本-連鎖?????????。東京: ?????出版? -- At risk of seemingly ridiculous, let me say that the true revolutionary is guided by a great feeling of love. -Che Guevar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