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roj.ncku.edu.tw/chengho/newsletter/no19.html
(表中最後一次下西洋是在1457年,而執行者是都指揮馬雲,總共多達59次紀錄,
開始最早在1369年.基本上來說,開始早於鄭和時代,結束亦晚於鄭和時代.)
三、明初官方航海紀錄之締造
上表中已經扣除單獨前往今越南的安南或占城兩處的資料,因此都是向南、向西
的遠洋航行。鄭永常認為明初到達蘇門達臘以西的遣使,至少有25次左右,而鄭
和佔其中七次。筆者綜合更多資料後,以較保守的估計,去除重複記載以及陸地
交通記錄,發現明初官方遣使南海諸國與蘇門達臘以西處,可能多達五十次。另
外從上表可以讀出幾項與鄭和無關的遣使或航海紀錄:
1.明朝第一次遣使超過蘇門達臘島:明太祖1370(洪武三年)六月派塔海帖木兒
往瑣里 途中必然經過蘇門達臘島,但無法確定蘇門達臘島是否為目的之一。後
來1402(洪武三十五年)九月丁亥,明成祖也遣使到過蘇門達臘島。
2.明朝第一次遣使往印度:1370(洪武三年)六月戊寅,塔海帖木兒、常克敬出使
瑣里等地。
3.明朝第一次以太監為正使:1403(永樂元年)九月庚寅,中官馬彬前往爪哇。
4.明朝最後一次下西洋:1457(天順元年)五月丁丑,遣使都指揮馬雲。
其實,在明朝以前,中國人已經由海路到過印度以西了,明朝的紀錄也不是締造
華人航海的紀錄。
四、鄭和下西洋在紀錄上的特點
從前面的解讀,我們可以歸納出鄭和下西洋兩項在明初官方航海紀錄上不特殊之
處,也是該破除可能有的迷思:
1. 既不空前,也不絕後:
a. 鄭和不是第一個出使海外者,也不是最後一個出使者。
b. 鄭和所到訪地點不是只有他去過,也非華人首次到達者。
c. 鄭和不是第一個出使的明朝太監。
d. 簡言之,「鄭和下西洋」是「非開創性」、「非探險性」、
「非發現性」的官方航海活動!
2. 次數的不多:總計明朝遣使次數,明太祖朱元璋9次,明成祖朱棣至少37次,
其後至少10次。「鄭和下西洋」的次數只占明初遣使南海與西洋的七分之一
。鄭和在明成祖期間下西洋6次,佔明成祖遣使次數約六分之一。另外,鄭和
之外出使次數較多的人,剔除其隨同鄭和部分,則:侯顯2次、尹慶2次、楊琳
2次、洪保1次、李興1次,其中除了楊琳,都與鄭和同往至少一次以上。而王
景弘與鄭和同往至少五次。鄭和固然是正副使中出洋次數最多之人,但並沒有
比其他的人超出太多。
當然,鄭和下西洋在明初官方航海紀錄之中有其突出之處:
1. 個人出使次數最多:奉使(正副使等)官員之中,為明朝出使次數最多。
2. 行程最遠:航行所至之地甚多,到達當時常規航線最遠處。
3. 規模最大:船隊與人員規模大於其他使者。
4. 成果最多:取寶、外交與宣揚國威的任務比其他使者任務多成果大。
單以這四點而論,鄭和的確是明初航海活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但是除了這四點
外,鄭和在其他方面並沒有破紀錄或特殊的表現,我們不宜因為他的航行最具有
代表性,而將所有的功勞與紀錄都歸給他。歐洲後來的大航海時代,哥倫布、達
迦馬、麥哲倫、庫克等人也極具代表性,但是歐洲大航海的功勞與紀錄也並非都
由這少數幾人包辦;況且,事實上也沒有人以這少數幾人來涵括歐洲大航海活動
。筆者認為,我們也不宜以「鄭和七下西洋」籠統涵蓋明朝初年的官方航海活動
,鄭和七下西洋頂多就是明初航海活動中最大、最多、成果較豐碩者而已;並不
是首先者,也不是唯一者。
五、談正名
鄭和奉明朝皇帝之命多次率領船隊出海,並成功達成任務回航,是一項事實,但
是究竟如何稱呼與討論此事,攸關對於史實的印象,不可不慎。從前面的說明,
我們可知明朝初年的官方航海活動有下列特色:
1.往來今東南亞(蘇門達臘島以內)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2.前往印度半島(今孟加拉與印度東南、西南岸)與錫蘭也常見。
3.另外也遣使日本、朝鮮等東洋針路。
4.明成祖期間不是只有鄭和才下西洋,還有其他很多人也單獨去過。
5.明成祖期間也不是只有下西洋,也遣使其他地方。
6.明初不只成祖遣使,明太祖早就遣使出洋,後來諸帝也遣使多次。
7.鄭和下西洋的規模及成果確實比其他的遣使活動更顯著。
8.鄭和下西洋是明初許多官方航海活動的一部分,是很重要或最重要的一部分,
但不是大部分。
因此,無論怎麼看,如果只談鄭和下西洋,就像只談哥倫布前往北美洲一般,並
不能涵蓋那個時代那個地區的航海活動特性的,頂多就是那時最有代表性的活動
而已。在慶祝與了解古代航海的活動中,特別強調鄭和或哥倫布本身並無不妥,
但是不能只談他們,也不能以他們的名稱來涵括當時的活動。因此,筆者認為我
們今後應當「正名」:我們要紀念鄭和下西洋也必須是放在一個更大的脈絡下來
談,因此不能再以「鄭和下西洋」為標題,應當為明朝初年的航海活動另取一涵
義較廣的名稱來紀念,而鄭和下西洋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部份。筆者建議兩個名
稱,供大家研商:
1. 明初下西洋:雖然明初的活動不限於西洋諸國,但若只想談西洋的部份,
那麼可以用此名稱。
2. 明初大航海:涵蓋面較廣,比較容易表徵其特性,更能避免特定人物,減
少偏頗或英雄塑造的傾向。
(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
http://gps.wolflord.com/
歡迎大家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23.62
※ MRZ:轉錄至看板 DummyHistory 09/25 22:52
「鄭和下西洋」抑或「明初大航海」?
陳政宏
「鄭和下西洋」或「鄭和七次下西洋」一詞家喻戶曉,除了歷史教科書中的強
調外,近年來由於他首次下西洋600週年的到來,在華人圈中掀起一股熱潮,特
別是中國大陸。然而,一如其他許多因為種種原因而遭簡化的歷史事件般,「
鄭和下西洋」在媒體簡化的操作、政治利益與民族主義的滲入運作,以及英雄
崇拜的普同心理下,使得一般民眾原本僅從教科書中所得到對此事的一點模糊
印象,可能變得偏頗,進而產生一些偏執或錯誤的迷思;而歷史學界對諸如寶
船尺度等幾個問題的爭論,也使得事實、印象與迷思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一、歷史中不乏錯誤、混淆與迷思
其實歷史與考古方面的作假、迷思與偽科學歷來層出不窮。西方學者曾針對這
些整理研究並提出專論,如Kenneth L. Feder在Frauds, Myths, and Mysteries:
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n Archaeology (3rd ed., Mayfield Publishing
Co., Mountain View, CA, 1999)書中提出六種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金錢、
名聲、民族主義、宗教、對浪漫歷史的渴望、個人心理的不穩定。關於鄭和的
一些迷思可能也不脫這些原因與動機。李則芬也在《史學入門的警惕》(台北:
黎明文化,1993)書中提出許多中國歷史記載(特別是數字方面)的錯誤及發生
的原因,也提出讀者與學者在考據與讀史時,特別需要注意不要受騙或被誤導。
細審鄭和下西洋有關的各種歷史作品與報導時,我們雖不願意但也不意外地,目
前的確存有許多對於鄭和下西洋的迷思。這些迷思或許互相矛盾;或許早已被歷
史學者考證後澄清,但未普及於大眾;或許還是學者爭論的一部分;或許是大部
分常識豐富者可以分辨出的,但還常會出現在「反智」特性的媒體報導上。
這些迷思可能被媒體大量傳播,或是容易給一般人錯誤的印象,導致對事實與歷
史本質的誤判與誤解,例如前一陣子英國人孟席斯出版《1421》一書引起的風波
。而這種集體的誤解與誤判是很有可能引發未來截然不同的集體行為,因此,本
文先從一項常見的鄭和迷思談起,並加以澄清。
二、鄭和下西洋與明初官方航海之比較
鄭永常〈明朝使者下西洋次數〉(《鄭和研究與活動簡訊》第18期),邱炫煜《明
帝國與南海諸蕃國關係的演變》書中(pp.124-127, 140-145),不約而同地整理
《明實錄》、《明史》、《殊域周咨錄》等史料中有關明初遣使南海以至蘇門達
臘以西各國的記錄。綜合兩者,合併其重複部分,扣除距離中國較近之安南與占
城地區資料,整理如下表,其中有關鄭和的部分以灰底表示。
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