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轉錄自 山風雲影 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sumshowshukimo/ 部落格中有許多山搜記事, 值得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sumshowshukimo/article?mid=-2&next=96&l=f&fid=39 轉貼聯合晚報南湖大山山難評論 分類:山林求生2007/01/22 01:26 山岳救難》失蹤的,不只是一個名字 【聯合晚報/文/胖蜥蜴】 2007.01.20 02:36 pm 陳俊生的背包靜靜的躺在南湖溪的深潭前,他的主人一去不回,曾經發生了什麼事,只有 背包知道。 2006年結束前夕,到南湖登山失蹤47天的李俊生終於被找到了。30歲的他,躺在南湖溪下 游的一處深潭前,幾已腐化,借來的登山鞋也只剩下一隻。他的背包和登山杖則在距離遺 體15公里左右的上游,好端端的放在河床上。從背包到遺體間,至少得游過10餘處深潭、 7個瀑布,連搜救人員都是冒著失溫的危險才到達此地,很難想像初次登山的李俊生如何 來此的。 走過的路 為何走失 這次山難,從事發之初到李俊生被尋獲,在網路上引起山友極大的關注和討論:一方面南 湖大山這條山徑雖有難度,但路跡相當明顯,李俊生是在回程時走失,換句話說他去程時 這條路已走過一遍;回程迷路,應該很快發現路跡和去程差異極大,而立刻回頭。他為什 麼執意往前?其次,既然這條山徑並不複雜,為何搜救人員在動員了5百多人次後,還找 不到他? 李俊生是在11月10到11月13日間跟隨他服務的新光人壽登山隊一行八人前往南湖大山。之 前他玩過高空彈跳、越野單車,也有2次新光摩天樓的登高紀錄,但百岳對他還是新鮮的 嘗試。據同事形容,這趟行程李俊生和多數菜鳥一樣,準備了超多的食物,一路吃著零食 、宛如好奇寶寶東看西看。 第一時間 通報搜救 他的體能在高山面臨考驗,以致並未登頂南湖大山,但他也不在意,似乎只為體驗攀登的 過程。由於他帶的糧食太多,11月13日從雲稜山屋出發回登山口前,還吆喝著要分給隊員 軍用口糧,為自己的背包減重。八個隊員中,李俊生是第二個從雲稜出發的,當他走到木 杆鞍部時被第三位隊員超前,但第四位隊員以後,就再沒有人看到他了。11月13日中午時 分,登山隊七位隊員到達登山口。李俊生並未出現。 新壽登山隊在第一時間通報李俊生走失的消息,由台中縣消防局主導的官方搜救機制立刻 啟動,而新壽在台北的留守人員更用盡關係、四處請託民間的登山團體協尋。新壽登山隊 已有五十年的歷史,雖然陣容堅強,但從未面對這樣的意外,求援過程中可說備嘗艱辛。 動員人力 號稱空前 李俊生走失那天山區仍晴空萬里,第二天天氣轉壞。即便如此,搜救並未停止。據台中縣 消防局陳大隊長回憶:接下來的10天,官方動員了空前的人力物力,包括18架次的直升機 和5百多人次的地面人員及搜救犬。他們企圖以優勢警力在黃金時間找到李俊生。而新壽 登山隊靠私人關係拜託的熱心山友,更接二連三投入救援行列。攤開這些人的資歷,不乏 赫赫有名的岳界人士。 在等待期間,焦灼的家屬曾甚至請示「靈媒」,得到一句話,指李俊生在「木杆鞍部一處 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找到他的貴人姓林或姓陳…」。在家屬要求下,搜救人員將焦點集中 在木杆鞍部下南湖溪的這條路。但10天過去,隨著搜救人員陸續離去,李俊生仍石沈大海 。 資深山友 毛遂自薦 找到李俊生遺體的,是一組毛遂自薦的資深山友,發起人名叫黃國書。他們12月中出發時 ,距離李俊生失蹤已經快一個月了,官方的搜救行動早已告一段落。 黃國書回憶:12月初他在南華山,聽朋友說起失蹤的李俊生還沒有找到。黃國書依照他對 南湖山區的了解,以及過去參與搜救的經驗,主動從查號台問到新光人壽的電話,他要求 新壽給他七天的時間。黃國書認為,「搜救的人數不必多,但路線要拉長。」由於先前的 搜救行動考量搜救人員的體力、裝備,多以三天為一梯次。也就是說由登山口到雲稜山莊 就已耗掉一天,以雲稜為基地四處搜尋,來回一天回到雲稜,下山又需花一天。黃國書研 判,這種找法,就算動員一千人次,也只能重複同一個範圍。 下南湖溪 尋獲背包 他的小組則計畫把戰線拉長,在雲稜山莊分組後,即重裝兵分兩路:其中三人北往南山村 方向,並打算露宿;另外三人則下切到南湖溪搜索,住南湖溪山屋。 黃國書這組人馬冒著細雨從雲稜水源區下切後,在距南湖溪山屋約40分鐘的的河床上,就 發現了李俊生的背包和登山杖。裡面有手機、哨子、保暖衣物、攻頂小背包,以及足以維 持一個禮拜的食物…。而背包前方10公尺為一深潭。黃國書等人推想李俊生應是為了游過 深潭,而隻身離開他的背包。續往下游,走過一處深達胸部的深潭後,他們發現李俊生丟 棄的一包春風面紙(跟背包中的牌子一樣),他們更確定李俊生到過這裡。由於沒有溯溪裝 備加上幾近失溫,黃國書等人疊石為記後折返,並通知台北…。 再2公里 就有活路 12月底,黃國書帶著一組溯溪及消防人員上山,沿著上次路徑架繩再往下游,這次翻越的 瀑布和深潭更多,終於他們在距背包15公里的南湖溪畔發現李俊生的遺體。從這個地點, 到有人煙的志良苗圃只有兩公里的路程,發現他的人姓張。 李俊生初次登山,卻以這樣的悲劇結束生命,他的家屬難以接受:「為什麼放他一個人走 」;他的隊友難以置信:「他怎麼會走到溪底?」首波搜救人員則說:「當時研判他不會 走太遠…」山友在網路上嘆息:「他只要再走兩公里…」 然而疑雲和遺憾不會就此消失。畢竟任何一次山難,失蹤的,不止是一個名字。 【2007/0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山岳救難》政府山岳救難隊 你在哪裡? 【聯合晚報/文/北極熊】 2007.01.20 02:36 pm 新光人壽員工李俊生先生,攀登南湖大山下山途中失蹤,遺體被家屬委託的一組民間搜救 隊找到,山友悼念一位熱愛山林的年輕人就此離開人世,但也深切的期待政府能有一支專 責的山岳救難隊為山友服務。 在李俊生迷途搜救行動中,消防局和民間搜救隊出動人數達五百餘人次,還出動直升機和 救難犬,但是到李俊生失蹤後半個月仍沒找到人,關於李俊生的搜救範圍,彷彿一場羅生 門。 據官方說法,當初曾有兩隊人馬來到南湖溪下游,其中一隊說找了一個鐘頭,遇到大瀑布 ,架繩查看後一無所獲;另一隊則說從南湖溪山屋下切90分鐘也無所獲。然而黃國書他們 卻在下切不到40分鐘的河床上發現李俊生的背包。一位參與搜救的成員點出其中的癥結。 首先是每梯次三天搜救時間太短了,第一天只能走到雲稜山莊,第二天粗淺的到分配區域 兩側找找,第三天就要下山報告,無法持續深入各條路線。 其次真正走到山區角落的第一線義消人員裝備不夠,裝備和經驗較好的民間救難隊又非專 職人員,許多人是請假上山,有趕回去上班的壓力,沒有時間揹著重裝深入步道和溪谷。 最重要的是,每條搜尋路線有沒有確實的去找,因為這次找到背包的搜救隊員就是再重覆 走過前波搜救人員已經找過兩次的路段,再深入找到遺體的。 就此次李俊生先生山難事件,山友呼籲政府應成立一支專責的山難救援隊,並希望: 1. 要有領導組織:能專業分配任務和路線,並有專職的後勤支援,讓前進救難人員 能有充足的補給深入搜救。 2. 成員要專職、有給:上山找人才會沒有後顧之憂,並有搜救成敗的責任與壓力, 而非只是義務性,找不到人也沒壓力。 3. 要有精良的裝備和體力:台灣山區多斷崖和巨瀑深潭,須有精良的裝備和體力才 能克服各種險惡地形。 4. 要有專業的訓練:定期作攀岩、溯溪和長程縱走訓練,有狀況時才能深入搜索並 就地紮營。 5. 有專用的救難頻道:開放給民間登山隊共用,有狀況就可在線上求助,請就近山 友幫忙,並有專人監聽,隨時應變。 此次李俊生的失蹤事件,真相大白後讓人扼腕的是,如果能派出專業溯溪隊伍從南湖溪上 下包夾找人,說不定就能防止不幸發生,我們無意責怪任何上山參與搜救的隊員,這些搜 救成員有許多人都是放下手邊工作上山去幫忙找人,新光人壽和所屬登山社也盡心盡力提 供資源,我們只是希望政府能有一支精良的山岳救難隊,當不幸再有山友失蹤時,能快速 深入的、仔細的、全面性搜索,阻止另一次悲劇發生。 【2007/0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山岳救難》登山上路前 先做功課! 【聯合晚報/文/邱德祥】 2007.01.20 02:36 pm 登山預防迷途,隊員要注意一些事情: 1. 行前會議一定要參加,活動前要作功課,詳讀紀錄、地圖,製做自己的路程表, 山友永遠要有「我是一個人登山」的心理準備,以免產生依賴心理。 2. 結伴而行,不要脫隊,保持在隊伍中間,最安全的是緊跟對山區路況熟悉的領隊 或嚮導,不超越前方的嚮導,也不要落後押隊的領隊。 3. 跟不上隊友時就大聲請隊友等你,不要不好意思。 4. 走過的路盡量留下印象,行進當中多注意叉路口的位置和一些特殊標記,原路下 山時走錯路才會警覺找回正路。 5. 上廁所最好結伴,不要離開路徑太遠,蹲完廁所頭昏眼花,容易認錯路徑,請隊 友在正確的方向警戒指引;另上廁所宜把背包放在山徑上,這樣後面押隊的人才會注意還 有人在上廁所。 6. .遵守領隊的規定,不脫隊、不冒進。 【2007/0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山岳救難》登山迷路 留在原地! 【聯合晚報/文/邱德祥】 2007.01.20 02:36 pm 登山迷路,首要原則是:留在原地!尤其菜鳥,一旦離開迷路點,想回頭時,往往越走越 遠。另要注意的是: 1. 背包勿輕易離身,任何裝備都不能丟棄,並且套上塑膠袋保持乾燥。 2. 若所在地無法駐足太久(如崩壁斜坡)不得不移動,就要留下記號(如折樹枝),讓 搜救者「有跡可尋」。 3. 切勿沿溪而下,台灣山區溪谷多為高崖瀑布深潭地形,勉強下切容易發生意外。 4. 注意保暖、防溼,找到避雨的地形,並收集木材起火保暖,起火的煙能讓人容易 找到你。 5. 天黑前(日落前一小時)利用垃圾袋或雨布搭建簡易過夜設施,完成自保準備。 6. 熟悉週遭環境,靠著山壁或大樹,可以減低暗夜恐懼。 7. .減少體力消耗。 【2007/0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再會吧 ~ 我那亞得里亞海自由跟放蕩的日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66.213